首页 资讯 正文

人工增雨、抢墒播种、送水上门——甘肃全力抗旱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体育正文 292 0

人工增雨、抢墒播种、送水上门——甘肃全力抗旱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人工增雨、抢墒播种、送水上门——甘肃全力抗旱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全国每(měi)3粒玉米种子就有1粒产自甘肃张掖甘州区。 甘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位于北纬38°农业生产黄金带(dài),是玉米制种(zhìzhǒng)生产“黄金”区域(qūyù)。2024年,全区玉米制种面积达到75.3万亩,年产玉米种量(liàng)达3.4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30%以上,“张掖有种种天下”新名片日益响亮。 2024年张掖甘州区玉米制种面积达到75.3万亩(甘州区委(qūwěi)宣传部供图(gōngtú)) 近年来,甘州区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全力(quánlì)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玉米制种产业(chǎnyè)创新高地,立足张掖(zhāngyē)、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zhōngguó)种业“硅谷”加速成型,“一粒良种富一方水土”的振兴篇章正加速书写。 制种“优等生”甘州区,如何让玉米拥有“无限可能(kěnéng)”?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县域(xiànyù)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自2022年探索推行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试行以来,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当地经营规模最大、农户(nónghù)参与最多、产值效益(xiàoyì)最好的优势(yōushì)主导产业。 小块土地被平整成现代农田(甘州区委(qūwěi)宣传部供图) 自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始,甘州区沙井镇五个(wǔgè)墩村的农业生产地貌彻底改观,“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原本零散的小块(xiǎokuài)土地被平整(píngzhěng)成(chéng)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现代农田。 “去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5.02万亩,其中,新建面积1.35万亩,改造提升面积3.67万亩,涉及9个乡镇(xiāngzhèn)16个村。”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国齐说,如今农田悄然(qiǎorán)变了模样,碎片化田块大幅减少,“优质、集中(jízhōng)、连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fāzhǎn)要求(yāoqiú)的“大田”不断涌现。 除高标准农田建设外,农业新质生产力(shēngchǎnlì)不断发展,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耕作(gēngzuò)方式。“往年清理(qīnglǐ)地膜得费不少工夫,现在高堡(gāobǎo)膜推广使用后不仅减少了清理负担,一亩地能(dìnéng)省200元,省钱也省力!”在甘州区龙渠乡高庙村,2023年便开始高堡膜应用对比实验,村委会副主任张金军看着土地白色污染逐年减少,内心感慨万分。 2023年,甘肃省星联塑业(sùyè)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在甘州建厂生产,大大缩减了产品生产运输成本,农区(nóngqū)大地上一块块农田被高堡膜所覆盖,如同穿上了环保“新衣”。相较于普通地膜,高堡膜可实现全部回收再利用,深受广大(guǎngdà)农户的(de)好评。 “我们生产的‘高堡(gāobǎo)膜’基于(jīyú)ERE专利技术,从原理上打破了传统,让地膜无需(wúxū)加厚,便可在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期间‘不破’。”甘肃省星联塑业有限公司厂长梁锡敏说,公司以(yǐ)高强度高耐候易回收(huíshōu)地膜“高堡膜”为核心产品,配套(pèitào)高堡膜再生料、种子包装袋,包装收缩膜、农产品打包膜、其它配套农资产品及塑料产品生产,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残膜回收机械作业服务。 智能(zhìnéng)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巡田、物联网监测等“智慧农业”技术(jìshù)不断(bùduàn)“上新”……全区农业生产从以往的“靠经验、靠人力、靠畜力”,到如今“天上看、云端算、掌上管”,传统农耕方式正在逐渐被数字化、智能化、精准(jīngzhǔn)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所取代。 “玉米制种产业新技术(jìshù)的应用,是实现产业规模化、市场化的关键。为提高(tígāo)工作效率,沙井全镇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甘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段海臣说,在玉米制种高标准(gāobiāozhǔn)农田中,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zhìnéng)播种机列队驰骋(chíchěng),一次性便可(kě)完成铺膜、播种、安装滴灌带、施肥等全流程,效率较人工提升50%以上,让种田更加省时、省事、省心。 “北斗导航大大地减轻了我们的劳作强度,机械化播种深度一致、出苗均匀,对抽雄以后的管理都比较好(hǎo),每亩土地的耕种成本也都降低(jiàngdī)了300至500元不等,真正让我们的收入有所提升。”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村民郭建有给记者细数现代农业为(wèi)自己带来(dàilái)的实惠。 为种业装上“中国芯”,才能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近年来,甘州区依托制种(zhìzhǒng)大县奖补资金和(hé)(hé)甘肃省农机(jī)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shìdiǎn)项目,在(zài)制种优势乡镇,重点开展智慧(zhìhuì)农田建设和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试验验证与示范推广及制种玉米收获机残膜捡拾机试验验证与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全程机械化示范作业面积10万亩以上,玉米制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以上,推广北斗导航农机作业面积超50万亩,为保障国家玉米种源安全和农业现代化(xiàndàihuà)提供了可复制的“张掖经验”。(郭沛良) 更多精彩资讯请(qǐng)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yě)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tóusù)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shēngmíng):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zhuǎnzǎi)。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人工增雨、抢墒播种、送水上门——甘肃全力抗旱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